陈玉峰 (1903—1988 年)
山东宁海人。1922 年正式学医。1924 年获行医许可证。先后从师7 位。1953 年参加吉林市船营区中医联合诊所,任妇产科主任。1956 年于吉林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执教《黄帝内经》,以至终逝。曾任伪满洲国汉医会会长,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等,是吉林省着名中医。
陈老学识渊博,精于医学,兼通诸子,尤对《周易》研究有素。临证素遵“治病必求于本”明训,审证精谛。遣方灵活,用药精专。临床经验丰富,善治各科,对内、妇科造诣尤深。着有《内经讲义》、《痘诊证通》等。
赵泰伯(1904—1968 年)
辽宁省沈阳人。吉林省着名中医。早年独立行医,后调入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执教,曾任长春中医学院门诊部主任。
赵泰伯幼承家学,刻苦攻读,博览医籍,实践丰富,疗效卓着。临证强调四诊合参,证症结合,知药善用,灵活有验。对传统医学理论有较深的造诣,推崇李东垣脾胃之论,精通内、妇科,擅长治疗疑难重症,在群众中享有盛誉,时为吉林省四大名医之一。
王海滨(1907—1984 年)
辽宁省海城人。1923 年考入海城县牛庄中医学校。1926 年获合格证书。翌年拜叔父(当地名医)王耀东为师。1930 年在长春坐堂行医。1955 年调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任教,曾任伪满洲国中央汉医会附设施疗院院长、伤寒病教研室主任,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长春分会副理事等职。
王老为研究伤寒名家,认为《内经》与《伤寒论》之中六经不可混同。《内经》论及脏腑、气化、证候,《伤寒论》则论具体证候及治法、方药,更为符合实际。王老对治法有深入研究,将补法分为补五脏法和补六腑法,在汗法上归结为辛温发汗、辛凉发汗、益气发汗、生津发汗法。
张继有(1907—1991 年)
辽宁省本溪人。吉林省着名中医。1928 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。后在本溪县铁路医院从事内、儿科工作。1942 年任长春市立第四医院院长兼汉医研究所所长。1945 年任长春市立第一医院院长。随后创办“东方医学院”,任院长。1949 年在长春市传染病院做技术指导工作。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长春分会名誉理事长、吉林省政协委员、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名誉院长。
张继有从医60 余载,是我国较早的中西医结合倡导者之一,在临床中擅长内、儿、妇科,临证主张证病同辨,用药主张性理合参,善用虫药。着有《汉医药物学》、《简明解剖学》、《东洋新汉医学》等,发表论文30 余篇。
于蜃楼 (1907—1988 年)
吉林省长春人。1923 年拜师于绍堂,长春广生堂药店学徒。1926 年入长春头道沟德昌金玉药店实习,1928 年底独立开设种德堂医院,1932 年迁至长春大屯新立城设育生堂行医,1958 年到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学习,1959 年毕业留校工作。1988 被聘为吉林省退协医学专家咨询门诊成员。
于蜃楼对李东垣《脾胃论》研究有素,学术上注重脾为后天之本,善调脾胃,对脾胃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,形成体系。在几十年的医疗工作中享有很高声誉,发表数篇医学论文及经验总结。
马云楼(1909—1992 年)
吉林省长春人。1909 年出生中医世家,1928 年考入当时长春唯一公办的中医最高学府——长春医学研究所,1935 年到卡伦镇行医,1948 年成立卡伦区卫协会,任卫协会主任。1958 年考入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,毕业后留校从事临床工作。系吉林省中医外科专家,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吉林省分会中医外科主任委员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长春市分会理事。
马云楼从事外科临床工作60 余年,推崇《医宗金鉴》,擅用经方,用药灵活,不泥古方。擅治外科、皮肤科、骨科杂病,尤其对慢性疑难病症治疗有独到之处。研制“狼毒注射液”。其临床经验整理编辑出八万字的《马云楼临床经验集》。
云 鹏(1911—1972 年)
原名云庆福,字路千,吉林省九台人。16 岁拜吉林市万育诊所孙守光为师。19 岁复拜名医王子元为师。1943 年自设“路先”诊所独立行医。1956 年执教于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。曾任吉林省汉医学会吉林市分会理事及会长,是吉林省着名中医。
云老擅长内、妇、儿科诊治,临证多能药到病除,屡起沉疴。擅用仲景之方,主张中西医相互学习,他认为论病有总要,可提纲擎领;治病有总方,能加减变化无穷。着有《金匮要略参考资料》、《中医内科学讲义》、《儿科证治歌决》等。
马 志(1911—1991 年)
字伯千,吉林省永吉人。17 岁到吉林市药铺当学徒,3 年后学徒师满,获得行医执照。1953 年在吉林省进修学院执教。曾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吉林省分会理事长,是吉林省着名中医。
马老被誉为当时长春“四大名医”之一。在妇科上经验丰富,医术高明,认为诊治妇科疾病药推求脏腑病机,又要注意奇经八脉。对脉象辨脏腑寒热虚实,还推崇临病辨证药因人因证。马老精通《周易》,提出论证河图学说是《黄帝内经》中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高世昌(1914—1985 年)
吉林省榆树人,1942 年于家乡洪德昌药店坐堂行医。1955 年考入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,毕业后即留校任教,从事《伤寒论》的教学工作三十余年。曾任长春中医学院副教授、伤寒教研室主任,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吉林分会理事,是吉林省着名中医。
高老临床颇重气化学说,认为论气化不能离开有形的物质基础。高老善用经方,主张既要严守法度,又要灵活化载。他治学严谨,主张医学从经典着作入手,汲取各家所长,一生对《伤寒论》致力尤勤。着有《伤寒论讲义》、《金匮要略讲义》、《伤寒论讲义》。
那宝仁(1917—1999 年)
辽宁省昌图人。1935 年辽宁西丰县宏济堂药店从师学徒,1939 年独立行医,1942 年到西安县和发祥药店坐堂,1945 年到西安矿任医长,1951 年到辽源市立医院中医科工作,1957 年被选送到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学习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1971 年到通化卫校任教,1978 年调回长春中医学院,先后讲授《中医学基础》、《内经》等。1981 年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工作。
那仁宝精于妇科,对痛经病的治疗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认为妇科痛经无论寒、热、虚、实,皆可使血瘀于内,阻碍气机,不通则痛。撰有《脉证试解》、《内经调查》、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》等论文20 余万字。
胡永盛 (1926—— 2018年)
吉林省吉林人。15岁从师于吉林名医盖受益门下,学成即悬壶于江城。后从事教学、医疗工作达50余年。曾任长春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、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,主持完成补肾新药“熙和春”。吉林省着名中医。胡老长期钻研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中医经典理论及《易经》等中华传统文化,旁通中医各家流派学说,拥有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。着有《中药方剂学讲义》、《串雅内编选注》、《新编中成药》、《当代名医临证精华》等书,发表论文二十余篇
程绍恩(1929—2011 年)
吉林省九台人。1950 年考入吉林医士学校,1958 年进入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(长春中医学院前身)学习,毕业后留长春中医学院任教。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,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。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内经、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吉林省着名中医。程绍恩擅治冠心病、心肌炎、风湿性、甲状腺性心脏病等。对肝炎、肝硬化、乙肝转阴疗效确切。主编《中医运气学》、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针灸处方学》、《中医诊断心法》等,对理气舒心片、龟甲养阴片、小儿肺宝、脾胃舒,经穴灸疗仪、脉象仪等项研究均鉴定为科研成果,多次荣获国家奖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