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武王前310年-前307年在位4年(与宣太后无血缘关系)

秦昭襄王前306年-前251年在位56年(宣太后的儿子)

孝文王前250年-前250年在位1年(太后孙子)

秦庄襄王前249年-前247年在位3年(宣太后孙子的儿子)

秦始皇帝前246年-前210年在位37年(太后孙子的孙子)

这样算来就比较明了了,也就是秦始皇是宣太后的孙子的孙子,秦国的强盛并不是--代人的英勇善战,而是几代人的努力结晶。

关于“奋六世之烈''指的是从秦孝公开始,秦国六代人的不懈努力。

羋八子作为一个个性突出的风流太后,也是秦国历史上不可忽略、浓墨重彩的一笔,当然电视剧《羋月传》是借鉴了史料演绎而来的电视剧作品,真实历史跟电视剧还是有些悬殊的。

太平公主,不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说的什么哪个女人的胸小,就是什么太平公主。我所说的太平公主,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女,这个在武则天40多岁生下的女儿,注定了一生的不太平。她受尽万千宠爱,有过2次婚姻,并且被封为“镇国太平公主”,在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女人,几乎成为了第二个武皇帝,估计因为她是一个好娘,让武则天不忍让她如自己一般操劳,武则天虽是一直庞爱她,甚至为了她的终生幸福不惜杀人,但是最终没有让她登上帝位。这位受尽宠爱,差点成为第二个武皇帝的女子,究竟因为什么而死?为何那个她曾经宠爱的侄子会和她反目成仇?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。

原因一:爱人断臂,遂自杀身亡。

起初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的关系是很好的,他们曾经是一根绳索上面的两个蚂蚱,命运相连,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,并在诛杀韦后一党的六月政变过程中,彼此支持,互相配合。英勇的李隆基想要成为皇帝,太平公主只想看着隆基登基成为一代皇帝。

有资料显示,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决裂乃是断臂之事。太平公主之子崇简和李隆基是童年的玩伴,二人久生情产生了火花,而随着李隆基的日渐长大,太平公主对李隆基暗生情愫,有了不明了的感情,他们家族的私生活本就复杂,比如: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;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(即唐高淙)私通,并把她的女儿也送进宫,侍奉舅舅(即唐高宗);武则天养有许多男宠为众所周知;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(或表弟妹)韦皇后私通;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了表嫂(或表弟妹)杨氏(即太子妃),就连童年的公主也没能逃脱他的魔掌。所以她爱上李隆基不足为奇。但在太平公主发现了他们的短袖之情后,觉得生活没有了意思,就悬梁自杀了。

原因二:觊觎皇权,最终死于皇权。

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,唐中宗和唐睿宗的亲妹妹,生平集万千宠爱于-生,武则天对这个老年得来的幼女也是及其宠爱,权倾一-时,被称为''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”。

其实,太平公主-生活很不太平,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。从小,她骄横放纵,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,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,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,君临天下。所以太平公主参与了三次政治斗争,第--次政治斗争是张柬之等起兵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;第二次政治斗争是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;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斗争。

延和元年(712年)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,自己退为太上皇,改元先天。同年,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。先缺二年(713年),李隆基与郭元振、仲、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,先诱杀了左、右羽林将军和宰相,断了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。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,三日后返回。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求唐宗李隆基恕免她的死罪,不料被唐宗拒绝,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,她丈夫武攸暨的坟墓同时也被夷为平地了。

说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有染,我表示不信,虽然古人确实是有断臂的情谊,说白了就是男同性恋,但是,作为太子的李隆基是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,且太平公主都已经那么老,难道真是乱伦上瘾了?且这样的事情根本无从考证,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死于权利斗争之中,因为武则天说太平和她太像了,但是武则天并没有让太平当上皇帝,所以太平公主是有野心的,她也想当皇帝,所以才会发动政变,想要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,做第二个武则天,做史上第二个女皇帝。

明朝时期,先璋在位时,他的儿子朱标死了,先璋的皇位落了空,先璋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长孙,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蚊,朱允蚊成了建文帝也称明惠帝,但是他的叔父燕王(朱棣)很不服,发动了政变夺取了皇位,但是,当明成祖(朱棣)到达了皇宫之后,发现眼前是一片大火,惠帝也下落不明了。难道真的像是电视剧《穿越时空的爱恋》那样,穿越到现代了啊,这叫我情何以堪,总之我不太相信这个,但是朱允蚊到底去了哪里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
建文帝朱允炆是谁

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是谁,那么趣事骑蚊就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,朱允炆是朱标之子,本来朱允炆不是皇位的直接继承人。但是朱标在朱元璋盛世之年37岁时(即1392年5月17日)死去。按照原则,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,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,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得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,后来立其为太孙。所以,朱允炆很好运的就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。但是他的四叔--朱棣,是个很有才华的人,虽然朱元璋曾对朱棣抱有希望,但是为了王朝的稳定,皇位的安定,依然不考虑朱棣,使得朱棣很是沮丧。后来,朱元璋死后,朱允炆即位,那一年朱允炆仅21岁。

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踪

朱允炆上台以后政治方面很幼稚,身边的大臣们也是些大儒,换句话说就是一群书呆子,没有政治手腕。大家一看,皇帝的叔叔们(藩王)兵权太重,这样不行,得削藩。于是就直不愣腾地实行削藩。建文帝先废周王,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。随后,建文帝又先后废湘王、衽王、代王、岷王等四王,目标直指燕王朱棣。朱棣本就躁动的野心,一下子激发了,发动了政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